“小鲜肉”问题成堆谁之过

作者:韩莉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3-21 15:46:45
分享

  □韩莉

  表演用替身、不背台词、迟到早退、拿天价片酬……真个是劣迹斑斑。日前,某编剧贴出“檄文”《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将自己“卧底”横店的经历一一道出,矛头直指部分靠脸吃饭的“小鲜肉”。文章出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宋丹丹、陈道明、张国立、濮存昕、陈凯歌等影视界名人纷纷发表意见。宋丹丹暗讽“小鲜肉”“爱攀比毛病多”,陈凯歌对他们的演技不以为然,陈道明批评他们“手破了就当敬业”。许多资深导演和编剧也分别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时间,圈里的“老炮儿”们对一部分重颜值轻演技、投入低要价高的年轻演员的讨伐声前所未有的整齐和激烈,指责其对国产影视剧行业造成巨大的破坏。那么,“小鲜肉”的表现是不是毁掉表演这个行业的原罪?这些自带话题、圈粉儿无数的“流量明星”们的锅背得冤不冤?

  毫无疑问,相对于诸多踏冰卧雪的前辈,“小鲜肉”们如今的表现太过散漫、矫情、娇滴滴,很容易让人产生“怒其不争”的感慨。但是,如同那些被惯坏了的孩子,究其背后成因,对孩子太过宠溺的家长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板子除了落在不懂事的孩子身上,大人们恐怕也难辞其咎。正如某制片人所言,一年间能播出的国产剧有200多部,其中能在知名卫视播出的仅100多部,能拉动粉丝经济的“小鲜肉”也不过20多位。戏多“鲜肉”少,他们自然成了所谓的稀缺资源。在高酬劳和高人气的双重诱惑下,年轻的娃娃们很容易被名利所驱使,萝卜快了不洗泥,出现半个月就拍完一部大剧,使用“表情包”表演的投机方式实不稀奇。

  此外,制作方和播出平台的责任也不可推卸。他们一味追求收视率和流量,甚至参与自我炒作,在他们眼里,有演技的演员炒作空间不大,有颜值的反而更容易操作。从目前影视业的生态环境来说,资本是核心,以前的编导中心制,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鲜肉中心制”。作为一部剧的灵魂,编剧往往得不到真正的重视,既没有充分的创作周期,也没有合理的薪酬分配。甚至很多大热的IP剧,为了配合投资方的要求和演员的档期,两个月就能攒出剧本来。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如今却甘受资本和商业的摆布,编剧再没心思深入生活,主创团队也是简单拼凑、匆匆上马……

  今日之状况,错在“小鲜肉”,又不仅仅在“小鲜肉”。若想改变现状,需要的是多方努力,齐出重拳:一方面制作方和播出平台切忌盲目追星、唯利是图,要肩负起应尽的文化责任;另一方面要对经纪公司加强管理,不能奇货可居、漫天要价;更重要的是,对待年轻演员要宽容而不放任,要让他们认识到把戏演好才是正途,而不是助理多、保镖多、坐头等舱、住五星级总统套房就多么光荣。

  其实,影视界并不缺少榜样,比如提起“宋大成”,就想到李雪健;提起“康熙大帝”,就想到陈道明;提起“和珅”,就想到王刚;提起“刘罗锅”,就想到李保田……一个演员能让角色如此深入人心,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靠的可不单单是一张或漂亮或帅气的脸蛋。对“小鲜肉”们而言,颜值高并不是他们的错,但只靠颜值吃饭却注定无法长久。把目光放长远些,知不足明进退,沉心静气、内外兼修,才是最好的“保鲜剂”。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