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逾34万农户靠信用贷款90多亿元

作者:许卫兵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5-23 09:24:32
分享

开展“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河北省农信社为农民授信121.97亿元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许卫兵)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难题在河北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解。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工作现场会获悉,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农村信用社(简称“双基”)合作,省农信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评活动,以信用为基础,让农户以低门槛的信贷方式获得贷款支持,突破了农民贷款需要担保的传统做法。

“目前,省农信社已为34.49万户农民授信121.97亿元,贷款91.62亿元。”省联社理事长王文进说,自2016年开展“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以来,全省农信社已建立农户经济信息档案196.1万户,评级农户176.43万户。这意味着这些农户将不再需要担保,凭借信用就可以获得省农信社的贷款。

脱贫攻坚,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农民获得贷款,却往往需要迈过更高的门槛。出席会议的省农业厅厅长魏百刚介绍,由于贷款主体分散、贷款额度小、抵押物少,导致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不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成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省农信社于2016年启动了“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加快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农村信用社联合对农户的资产状况、资信程度和资金需求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基层农村信用社依据农户经济状况,按照量化评分和审评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立经济档案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将农户信用等级分为特优、优秀、较好、一般、等外级5种情况,并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情况进行张榜公布。

对评为特优、优秀、较好、一般等4个信用等级的信用农户,省农信社将核定不同的授信额度,发放贷款卡。信用农户可凭借贷款卡随时支用贷款或归还贷款本息。

王文进介绍,目前,全省“双基”共建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在县级层面,地方政府成立县级“双基”共建工作领导小组125个,覆盖面达到81.17%;在乡(镇)级层面,成立“双基”推进小组1603个,覆盖面达到81.33%;在村级层面,成立金融支农服务站3.59万个,覆盖面达到76.24%。

通过“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我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省农信社1万多名信贷员走村串户,逐户上门调查了解农户资金需求,逐户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张榜公布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同时公开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差别利率政策和监督服务电话,实施“阳光信贷”,并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拓宽农户贷款业务办理渠道,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实施一年多来,省农信社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农户和省农信社的双赢。数据显示,推进“双基”共建信用工程期间,县域农信社存款增加1554亿元,增速达20.36%;贷款增加1001亿元,增速达到20.16%;累计清收不良贷款76.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下降了1.85个百分点。

按照规划,随着“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的深入实施,到2020年,全省建档农户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建档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比例力争达到100%。截至2017年2季度末,对全省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潜质的160万贫困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全部建立精准扶贫服务档案。这也意味着,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户获得贷款扶持将变得更加容易。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