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王贵臣7年内3次配型成功 这一次终于捐出“救命血”

作者:李惺 刘琛敏 来源:燕赵晚报
2017-06-06 09:32:24
分享

邯郸王贵臣7年内3次配型成功 这一次终于捐出“救命血”

  妻子黄爱华守护在王贵臣身边。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李惺 刘琛敏

6月5日,中华骨髓库第6518例,河北分库第330例志愿者成功捐献出19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这名志愿者在7年内3次配型成功,在河北分库中尚属首例。下午5时许,“救命血”飞赴上海输入了一位患者体内,延续了那位患者的生命。这位特殊的志愿者叫王贵臣,一位乡镇医院的医生。

6月5日9时许,当记者来到省二院血液科时,王贵臣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双手掌心向上,手里还拿着两个红色的“爱心”。“救命血”正源源不断地通过细管流到血袋中。他始终保持着微笑,没有任何紧张和焦虑。

“8时30分开始的,要到12时许才能结束。”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

“我昨晚兴奋得睡不着觉,一想到自己第3次配型成功,这次还真能挽救别人生命时,我挺激动的。”王贵臣说。

44岁的王贵臣是邯郸市曲周县白寨镇席庄村人,退伍后他经过努力成为了白寨乡卫生院的一名医生。2009年11月5日,他成为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的一名志愿者。

2012年,他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进入体检阶段后由于患者原因没能捐献。2014年,又有一名患者与他成功配型,移植计划都出来了,却因患者的特殊原因再次终止。

2016年11月1日,当他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通知时,他还是一口答应。

“配型几率这么小,我能够3次配型成功,真是太荣幸了,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愿意捐献!”王贵臣笑着说。

河北分库主任陈日新表示,王贵臣的造血干细胞入库7年3次配型成功,在河北分库中尚属首例。

王贵臣出生于医药世家,1992年在一所医学中专学校毕业,2008年应聘到白寨镇卫生院任外科医师,从医已20年。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他每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那会儿工作没有时间点,早晨五六点出门,晚上十一二点回来是常事儿。”王贵臣回忆,虽然特别累,但是工作得很充实很有意义,“能够为孩子们的健康做点事儿,我很开心。”

他的爱人黄爱华介绍,那时正赶上10岁的女儿发烧、咳嗽,在家输液。“虽然贵臣忙得一天也没去陪女儿,但我和孩子都理解,不怪他。”谈起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她说全家人都比较支持。

2008年11月,村民王某突然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赶来就诊。他通过仔细检查确认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危急。这名患者既无亲人,经济上又困难,他后来奔走多个部门,为患者申请到民政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带着患者前往县医院治疗。患者住院期间,他多次前去探望,出院后还免费为其做后期的相关治疗。与王贵臣一起来到省二院义务帮忙的一位村民说,就是这件事儿,在村里传为了佳话。“王医生技术好、口碑好,村里和外村的人都找他看病,大家比较放心,心里暖和。”

曲周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胡海涛说,得到王贵臣精心医治过的病人,称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希望更多的人能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大家携起手来挽救更多的生命。”这便是王贵臣的心愿。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