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救助站今年已为200多人核实身份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2-21 09:58:07
分享

马上就到“冬至”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光来了。大冷天,石家庄市救助站接连传来好消息,工作人员通过头条寻人、公安系统人脸识别、网上寻亲等多种途径、多方努力,为滞留在站内的多位流浪乞讨人员确定了身份、找到了家人,让多年彼此日思夜想的亲人们得以团聚。今年来,已为200多人核实身份,帮他们回到了家。

从上大学,家人就找不到她了 失踪20年后,姐姐见到了小妹

救助: 热心“的哥”送来一位失忆女子

大雪节气过后的石家庄已经很冷了,一天,一位“的哥”在裕华路谈固大街附近拉上了一位年轻的女客人,客人上车后,热心的哥发现女子衣着单薄,神态游离,问她到哪里,女子说不清自己要去哪里。

热心谨慎的的哥感觉客人情况不太对,先是把她送到警务站,因为女子词不达意,除了向阳村什么都不会说,的哥又把女子送到了石家庄市救助站。

工作人员为女子办理了入站手续,的哥离去。“看她的样子,我们以为她是和家人怄气跑出来的,询问她,女子回答说家是赵县的,一会儿又说是向阳村,在石家庄住出租屋。再多问,女子表示头疼、记不起来了。”石家庄市救助站救助二科科长盖瑞军介绍,女子一直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好像是忘记了。

寻亲:“她很像我失散20年的妹妹”

被送到定点医院检查身体后,医院认为女子身体没毛病,但是精神有应激障碍。按工作流程,救助站开始为女子“找家”。工作人员在赵县没有找到向阳村这个村,鹿泉有个向阳村,但多方打听没有这样的年轻女子走失。她的家到底是哪里的呢?工作人员想多问一些关于在石家庄的出租屋的信息,可一提到出租屋,女子就表现出失忆和恐惧。

12月10日,该女子信息被以“无名氏”编辑后紧急在头条寻人推出,24小时过去了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同时被登在民政部的“中国寻亲网”上。12月11日,石家庄市救助站又把寻人信息在河北农民频道的寻人广告版块中播出。

12月12日,邢台的一位丁女士打来电话称,寻人启事中走失的女子很像她失散了20年的妹妹。但她妹妹左嘴角有颗痣,寻人启事中女子的嘴角好像没有痣,家人打电话想确认一下。

相认:失踪20年,姐妹终于再相见

放下电话,丁女士跟自己的另一个妹妹一起从邢台来到石家庄市救助站,在救助大厅姐俩看着照片仔细端详。“我觉得她不是我小妹妹,不太像。我们毕竟20年没见,她外出上学后就失踪了,为了找她,现在我家里还保留着电话座机。号码一直没变过。”丁女士这样说。

“不要忙着下结论,还是先看一下本人。”盖瑞军说,在寻亲的姐姐们赶来的路上,被救助的女子也在从定点医院护送入站的路上。

从她们姐妹一进大厅,工作人员凭直觉就觉得不会“扑空”,她们眼神举止太像,很像一家人。很快,双方见面了——“你认识她吗?”指着丁女士,工作人员问。受助女子平静喊了声:“大姐。”

看着容颜已改的妹妹,心里还在迟疑的丁女士,一下子泪湿眼眶,随行的小姐姐也激动万分。

“我想起来了,我大姐,叫丁林。我叫丁丽。”看着工作人员,受助女子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很激动。

大姐丁林激动地表示,她们一家人以为再也找不到妹妹了,毕竟过去20年了,从她外出上学离开家,20年里,这个小妹妹从来没有和家人联系过。

而丁丽在见到大姐的那一刻,彻底平静放松下来,20年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无人知晓,是大姐让她记起了最温暖的家人和血脉亲情。

当天,石家庄市救助站为姐妹们买了回家的火车票,并护送她们进站乘车。

隔千里,菏泽小伙流浪到石 八年了,娘想儿来泪双流

救助: 智障小伙已在救助医院生活8年

姜小宝是2009年12月23日石家庄市救助站在街头巡查时救下来的。

“那天特别冷,他穿着一个皮夹克在街上溜达,露着肚皮,衣服鞋子都很单薄。”盖瑞军介绍,姜小宝属于流浪乞讨人群中有智力障碍的,但他记得自己的名字。

8年了,姜小宝一直生活在定点医院,他熟悉了医护人员,也熟悉了经常去找他“聊天”的工作人员,会喊工作人员“哥哥”。

“小宝。”

“哥,你来了。”

“想回家吗?”

“想!”

“告诉我家在哪儿啊?”

……

聊天总是以姜小宝抓抓头皮,笑着跑开结束,工作人员什么也问不出来。

寻亲:“人脸识别系统”从山东传来好消息

可喜的是,自从站内寻亲搭上公安人脸识别系统这趟便车后,很多找不到家的流浪人员的信息都上传到了该系统。12月11日,有信息传来,山东菏泽牡丹区高庄行政村姜街村有男子走失,情况跟姜小宝的信息吻合度很高。

“于是,我们联系了有人口走失的姜街村的村委会。”盖瑞军介绍,12月11日,自称是姜小宝家人的一位男子打来询问电话。12月12日,自称是姜小宝的表哥的一位男子再次打电话询问确定。

考虑到菏泽离石家庄500公里远,救助站表示工作人员可以护送姜小宝回家。

“不用,如果是我们家小宝,我们一会儿都不想等。”这位表哥说,他们家人马上过来石家庄接弟弟回家。

12月13日一早,三名年轻男子和一对老夫妻风尘仆仆赶到石家庄市救助站,他们表示,是借了一辆车,表哥开着跑了千里,连夜从菏泽赶来的。一起赶来的还有小宝的堂哥、堂弟和爸爸、妈妈。

相认:母子相认,妈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看,这是不是你家小宝!”穿着棉大衣,白白净净的小宝一出现在救助大厅,远道而来的一家人瞬间情绪失控,小宝的妈妈快步奔到儿子身边,把儿子一把揽过来,再也不撒手了,爸爸则走到墙角抹了把眼泪,哥哥、弟弟以及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已泪湿眼眶。

可能许久不见家人,小宝竟表现得很“高冷”,“认识他们吗?”工作人员问。小宝开始没反应,很快对着堂哥喊了一声“我哥。”

看着身边的大儿子,小宝妈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小宝是2009年麦收的时候走丢的,太忙了,家人没看好他。”小宝的爸爸介绍,家里共有三个孩子,小宝还有俩妹妹,自从小宝走丢后,一家人四处寻找,八年过去了,家人从来没放弃。可是一次次寻找,一次次失望,没想到,大儿子竟然出现在了千里之外的石家庄。

“真是太感谢了,感谢石家庄救助站把我们孩子照看得这么好。”小宝的父母表示,他们一定要请站上工作人员吃一顿饭,表达谢意。

婉拒了一家人的好意,工作人员嘱咐他们要看护好小宝。13日中午12时多,幸福的一家人踏上归程。

今年已为200多人核实了身份

记者了解到,需要找家的、在石家庄市救助站滞留的流乞人员大部分属于精神障碍患者或是智障人士。

石家庄市救助站站长白月成介绍,还是在2016年1月1日全国救助寻亲网(http://xunqin.mca.gov.cn)上线,借助该公益平台,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将长期滞留在站(含定点医院治疗)的多名受助对象信息全部录入全国救助寻亲网,供寻人家属比对。近两年来,为了帮助这些受助的流乞人员找家,救助站还积极将受助人员信息推送到头条寻人、广播、电视寻亲版块等媒介,发动微信朋友圈,并上报公安部门人脸识别查询系统等,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救助站已经为200多人进行了身份核实,其中头条寻人推送69条信息,成功为23人找到了家人。上报公安部门人脸识别查询系统160人,为其中40多人找到了家人。网上上传寻亲信息308条,其中4人找到了家人。还通过本地电台、电视台、110报警台查询等传统方式为100多人找到了家人。

石家庄市救助站站长白月成在此呼吁,冬天将至,如果您在遛弯时、上下班路上见到了流浪街头的流乞人员,欢迎拨打救助站的救助热线966008或报警电话110。您的举手之劳,会解决流浪人员,尤其是精神不正常的流乞人员的街头冻饿之苦,还可能解决他们远方家人的寻亲之苦。(文中受助人员为化名)

责任编辑:史艳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