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城际铁路终点站雄安站地下结构封顶

京雄城际铁路终点站雄安站地下结构封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28 20: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8日,记者从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获悉,位于河北雄安新区的京雄城际铁路终点站雄安站地下结构已封顶,并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据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党支部书记王星运介绍,京雄城际铁路北起京九铁路李营站,途经北京大兴区、北京新机场、河北省霸州市至雄安新区。线路全长92.4公里,全线设大兴、大兴机场、固安东、霸州北、雄安5座车站。雄安站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新建车站,站场总规模为11台19线。

据介绍,雄安站建设工期24个月,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该车站建成后,雄安新区可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京津冀主要城市,连接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等不同地区,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与石家庄1小时交通圈,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提高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雄安站建设备受瞩目。2018年12月1日,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要面临场地狭小、交通不便、结构复杂等多项挑战。雄安站基坑深、面积大,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高。工程大部分空间为高大空间,且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大,框架梁最大截面为1.7米×3.9米,最大跨度为30米,高支模系统设计及安全控制是工程一大难点。钢结构用钢量大,钢板厚度最大80毫米,钢结构分段重量最大约36吨,钢结构的运输、安装、焊接也是工程控制重点。

在雄安站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把“智慧”理念 贯穿于工程建设每一个环节。进入施工场地,智能门禁系统把住第一道安全关。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劳务实名制管理、人员轨迹追踪系统,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质量问题信息化管理,对现场质量整改问题现场采集、填写,生成整改通知单,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通过高支模变形监测、智能塔吊防碰撞监测、深基坑安全监测等对现场安全有效预控,实现安全全流程管理。BIM技术的应用,也有力地保障了高铁站的建设。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性,使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现场一致;通过BIM三维模型的建立模拟,对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大型设备配置、材料堆场、临建设施使用是否合理进行管理,使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此外,还可实现质量管理优化、安全管理优化等。利用BIM技术所具有的可视化和碰撞检测功能,将问题和缺陷的发现交给BIM软件去实现,提高了图纸会审的精度和效率。

(中国日报河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