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办好利民惠民实事

“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确保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33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针对我省今年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报告提出,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持续办好利民惠民实事

来源:河北日报 2019-01-15 17: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记者 王思达

阅读提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民生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办好利民惠民实事。

一幅2019年河北民生建设图景由此清晰。

“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确保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33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农用地、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教育、健康、文化、安全……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时刻把改善民生责任扛在肩上,切实把惠民利民实事落到实处。20项民心工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人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确保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2018年,全省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从省市到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

2019年如何继续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报告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现有目标标准不动摇,一鼓作气、尽锐出战,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两不愁、三保障”指的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是报告对脱贫攻坚作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承诺。

“确保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33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的脱贫攻坚目标。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为了打赢硬仗中的硬仗,我省聚焦张承坝上地区和燕山、太行山深山区的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实施“五包一”“三包一”“一包一”定点帮扶。去年,共实施帮扶项目865个,投入资金62.9亿元。

对此,报告提出,今年将强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产业、就业、科技、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扶贫,兜住贫困群众底线。

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去年,全省累计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540人,超额完成年度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任务。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易地搬迁后如何实现稳定脱贫?报告提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村”治理组合拳,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扶贫脱贫工作,还要凝聚各方社会力量。报告提出,今年要做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京津协作扶贫、“千企帮千村”等社会帮扶工作。

除了社会帮扶,做好扶贫工作还要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去年,我省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光伏、旅游、家庭手工业、电商等特色产业,让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今年,我省将继续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提法。

专家表示,要想做好脱贫工作,必须对贫困边缘户进行精准防贫。贫困边缘户,主要指已脱贫但脱贫成果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不强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但家庭收入较低、贫困发生风险较高的农户。对贫困边缘户,应该采取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防贫举措,重点解决贫困增量和返贫问题。

基于此,报告围绕精准防贫作出安排,提出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扎实做好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强化对摘帽县和脱贫户后续扶持,加大对贫困边缘户扶持力度,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

开展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

针对我省今年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报告提出,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要聚焦突出问题。大气环境,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治理大气污染任务艰巨。

为此,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散煤清洁替代,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等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持续动态清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大气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去年以来,我省以严格的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倒逼结构调整。同时,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行为,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环境监管执法必须严格,但又要防止“一刀切”。对此,报告提出,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严禁“一刀切”停限产。

专家认为,严禁“一刀切”停限产,意味着精准落实差别化错峰生产。即对实现超低排放、工艺技术先进、运输结构合理、产品优质高端的企业,不予错峰生产;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不符合现行行业产业政策的企业,全面停产治理。

除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同样不可忽视。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锁定“水环境”。

针对水环境治理,报告作了具体部署,提出继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落实国家渤海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计划,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加大重污染河流治理力度,全省地表水三类及以上断面比例达到47.3%以上。

土壤质量状况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百姓生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防治工作迫在眉睫。报告提出,今年我省要加大农用地、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危险废物监管,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生态环境治理要标本兼治。修复生态环境,使其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治本重要任务。

为此,报告提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复绿,加大河湖整治及生态补水力度,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把恢复地下水位纳入考核内容,高质量完成营造林770万亩。

目标明确,行动有力,还要有制度保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作用明显、意义重大。

就此,报告提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开展新一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着力实施20项民心工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报告中这句话,实在而温暖。

稳就业、重教育、强保障、保安全……报告对今年我省就业、教育、社保、安全等有关民生福祉的各方面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报告提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转岗职工等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就业援助,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报告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民办普惠园建设,年内新建、改扩建200所幼儿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多样规范发展,新建、改扩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校舍50万平方米。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大企业兴办职业学校。以质量为导向,优化学科布局,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

社保是民生之依。报告提出,强化兜底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低保最低指导标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监管。

老年人和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更应得到特殊的保障和关爱。对此,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改扩建10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培育100家星级示范养老机构。关心关爱特困人员、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群体,为5万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4万名贫困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为1.6万名贫困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补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报告提出,要贯彻实施“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具体来说,要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300家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试点,200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组建医联体,推行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良好医疗服务。

此外,我省还将持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新建城乡体育健身设施1500处以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一年里,城乡各地的人们将在身边享受文化大餐。报告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组织各级各类演出1万场次以上。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今年,我省将深化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油气管道、城乡燃气、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今年我省还将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平安河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报告提出,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开展药品、保健品非法营销专项整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报告提出,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报告还提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藏援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省长许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王思达)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