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河北:青山披绿装 大地更美丽

河北各地林草部门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加快绿化造林步伐,全面提升国土绿化水平。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坝上地区森林草原植被逐步恢复,草原退化趋势基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划定基本草原167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2.3%。

图解|河北:青山披绿装 大地更美丽

来源: 长城网
2020-12-25 09: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长城网讯(记者 吴新光 李元华 通讯员 王铁军)河北各地林草部门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加快绿化造林步伐,全面提升国土绿化水平。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2853万亩,超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目标(1667万亩)71.1%。

邯郸市峰峰矿区响堂山森林公园。

2017年以来,太行山、燕山地区共计完成营造林1200多万亩,太行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燕山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7%,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土流失显著下降,区域特色绿色产品基地形成,绿水青山正逐步变为金山银山。

按照《河北省国土绿化规划(2018-2035年)》确立的“两山(太行山、燕山)、两翼(雄安新区、张北地区)、三环(环首都、环城市、环村镇)、四沿(沿坝、沿海、沿路、沿河)”主攻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实行“以奖代补”“先造后补”,努力引导个人、集体、社会组织、民企、国企、外企等各方面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省参与造林绿化的新型市场主体达到2.3万多个,吸引和撬动社会资金750多亿元,其中,各类企业投资约300亿元,合作组织投资150多亿元,造林大户投资约150亿元,其他造林主体投资约150亿元,为国土绿化注入了新动能。

张家口市沽源县大石砬村造林现场。长城网记者 刘潇 摄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大规模实施太行山、燕山绿化,作为构建京津冀地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作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环境污染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科学布局、因地施策、集中发力,成方连片造林,加快建设高质量生态防护林体系,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基地。

在深山、远山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施大规模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快速提升太行山、燕山地区生态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在浅山丘陵区,坚持增绿与增收并重,大力建设以木本粮油和名、特、优果品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打造千万亩高效林果产业带,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大力扶持林草企业,鼓励发展生态观光、果树采摘、苗木栽培、休闲康养等生态产业,打造一批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田园综合体、现代林业园区、休闲康养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造林绿化新业态。鼓励发展苗木花卉、木本粮油、中药材、经济林,拓展绿化空间,促进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河北全省有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京东板栗等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180多个,45个县(市、区)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名特优之乡”,居全国第一位。

内丘县岗底村果农在收获苹果。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 2017年11月,雄安新区启动“千年秀林”项目建设,河北举全省之力全面支持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采用近自然绿化及多种混交方式,在雄安新区绿化带及生态廊道建设生态防护林和景观生态林,努力构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营造城市森林33万亩,全面启动规模2.68万亩雄安郊野公园建设,全力打造绿色、智慧、水城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一流森林城市,确保到2035年完成造林绿化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全面提升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

河北举全省之力支持张家口冬奥会绿化,坚持新造与改造并重,大、中、小结合,乔、灌、草搭配,超常规推动、高标准建设。2017年以来,张家口市完成1138万多亩营造林任务,其中仅2018年就完成601万亩,全力打造了景观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冬奥会赛区。目前崇礼冬奥赛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张家口市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0%,为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

  崇礼冬奥赛区周边廊道绿化。

为进一步加强北京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彻底改善张家口地区生态环境,由中央、河北省和北京市筹措资金34.86亿元,利用4年时间,在张家口市及承德市坝上地区实施植树造林,乔、灌、草结合、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防风固沙林。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坝上地区森林草原植被逐步恢复,草原退化趋势基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划定基本草原167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2.3%。

(吴新光)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