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6月9日电(记者秦婧、冯维健)清爽的风,抚过猎场上的奔腾骏马,拂过江南岸边的衣袂飘飘……夜幕降临,一幕幕精彩瞬间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元宝山下上演。在声光电舞台效果的感染下,观众深度体验实景演出的恢宏与震撼,仿佛瞬间穿越时空。
作为当地夜游经济的一张名片,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以“文脉、史脉、地脉、情脉”为基础,通过真山真水、真人真马的表演场景,让观众在观演中聆听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歌。开演13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2023年年演出收入突破1.3亿元。
演员在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中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当前,河北多地围绕历史IP,持续推动学术研究和品牌打造,旅游市场也在同步跟进创新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闪亮的旅游名片。穿越古今与历史对话,成了端午假期人们热衷的旅游“打卡”新方式。
广袖飘飘,衣袂摇摇。伴随着轻盈的乐曲,身着一袭青衫华服,漫步在白墙灰瓦的小巷中,赴一场国风之旅。
在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红楼梦》主题的文化戏剧轮番上演。不少来此的游客身穿汉服,妆容精美,与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呼应、相得益彰。他们一边赏景游玩,一边沉浸式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牌楼门、垂花门……城门四角飞檐翘起,一砖一瓦尽显古韵华风。记者看到,幻城入口处的16扇门虽然风格迥异,但每一扇门都透露着浓浓的中国元素。漫步城内,随处可见的留白、方块字和榫卯结构,静静展示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
“今天读哪一回呀?”“十四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我就喜欢听你说这件事儿。”演出现场,演员扮演的王熙凤与游客穿越时空的对话,拉开了一段关于书中人物命运的序幕。
林黛玉的潇湘馆、贾母的枕霞阁……《红楼梦》中的不少场景在这里重现,氛围感拉满。剧场内,专业演员随机与游客互动,内容或是诗词歌赋,或是红学知识,也会像生活中的朋友一样攀谈,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演员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中表演。新华社发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历史底蕴、创新表达方式,正成为当下众多城市激活文旅市场的重要依托。
端午假期,邯郸市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成了热门景点。游玩过程中,游客不时停下脚步,对着“虚拟空间”拍照。不一会儿,手机屏幕上就出现了自己与历史人物蔺相如、廉颇的数码合影。
回车巷虽长度有限,却集中了邯郸行宫、李景濂故居、邯山书院等文物古建。以此为依托,当地创新场景为古街区注入发展新活力。“我们通过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入历史古街建设,让游客们在游览实景的同时,还能收获难忘的虚拟体验,提升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军强说,“成语主题数字街区”的设置,还能让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深入了解和学习成语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端午假期,万全右卫城迎来大批游客。新华社发
游客在万全右卫城观赏实景演出。新华社发
蓝天白云作幕,张家口市万全区右卫城内,原创沉浸式古装实景演出《大道回响》正精彩上演。精美的服饰、专业的造型、用心的表演,引得观众叫好声连连。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万全右卫城,有“京西第一卫”和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万全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局长黄珍金称,当地创新民俗表演、戏曲展演、汉服体验等载体,每日上演沉浸式实景演出,用丰富的业态体验让游客游在这里、留在这里。
多地文旅项目以穿越古今的崭新面貌火爆“出圈”。对此,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明好认为,文化就像一根纽带,将古老文明与现实联结在一起。将当下人们喜爱的表现形式与历史文化元素融合,文旅产业兴起了“新国潮”,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出更多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