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把自己的焦虑层层下放到孩子的世界里
孩子活泼好动、冲突在所难免、孩子受到欺负、家长奋起保护……
这个过程似乎非常符合逻辑,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母就是有这样的观念:‘我要为孩子负责’‘我要倾尽全力去护他周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说,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这唯一的孩子会倾注更多的关注。
倾注过多、关注过多,则造成了焦虑。中国家长焦虑,已成人们的基本共识。
不过,当我们真的近距离观察各种校园安全事件时,就会发现,焦虑孩子的安全仅是家长所有焦虑的一个出口,有时候甚至是引发家长所有焦虑的一个爆破口。
最近李女士的生活也是焦头烂额的。
李女士的儿子小风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在班上有3个要好的朋友。两个星期前4个小伙伴在学校里闹着玩推推搡搡,结果可能动作有些大,小帆坐在了地上。
小风回家之后把这事告诉了妈妈,李女士觉得这是男孩间再正常不过的打打闹闹,便让小风主动打电话问候小帆,得知小帆并没什么大碍便没再过问。
李女士几乎把这件事忘了的时候,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告诉李女士,小帆因为心情不好,已经几天没有上学了,小帆的爸爸找到学校要求几个当事的孩子家长和学校给小帆道歉,还要做出赔偿。
李女士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后得知,小帆的爸爸一直没有工作,前一段时间小帆的妈妈又刚刚被确诊为重病。
我们已经很难判断小帆郁闷的情绪是源自跟同学的冲突还是家里的不顺心。不过,小帆的爸爸一口咬定,小帆的坏情绪来自被小风他们“欺负”了。
不少心理学专家指出,孩子经常是与父母“共情”的,也就是孩子会本能地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并与父母“共情”。成年人有自己的排解渠道,但是孩子往往缺少这样的能力,反而会成为家长负面情绪的承受者。
当成年人习惯了把自己生活中积攒下来的情绪带到了孩子的世界中时,孩子世界中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严防死守地保护后就能万无一失了吗
家长和学校把孩子的安全措施“武装到了牙齿”,孩子的成长就万无一失了吗?
程然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两年前程然在跟同学打闹的过程中被同学推倒在地,磕掉了一颗牙齿。程然的妈妈找到学校,最终那位跟程然打闹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向程然道了歉。
最初,程然还觉得挺有面子,而且也真的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
不过后来,程然慢慢发现,其实,同学们表面上好像还跟他有说有笑,但是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不再找他了。
不久前,程然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组拓展项目,老师让学生们自由两两组队,结果班里19个男生只有程然一个人落了单。
王耘教授他们曾在高中生中做过一个调查,询问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们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我们本以为高中生需求更大的会是学业方面,出人意料的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的指导。”王耘说。
家长们本以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们画出了保护圈,但其实是给出了一把双刃剑。
他们没有在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反而让孩子更加孤立了。“其实高中生这时候再指导已经有点晚了。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告诉他们怎样跟同学、老师等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去引导。”王耘说。
曾经敞开的学校大门关上了、曾经敞开的操场关上了……当我们束缚住孩子所有的手脚,却其实是“画地为牢”。
正如边玉芳所说的那样,“家长们给孩子画的保护圈越严密,等孩子长大去面对社会走出保护圈时,就会越不知所措,越是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抵抗力越差”。 (家长、留学生为化名)
推荐